賀成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那邊是神秘的國度——尼泊爾,印度洋的暖風吹不過喜馬拉雅,卻滋潤著這片土地,雪山、湖泊、瀑布、森林、草原構成多彩的畫卷,兩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九十多個民族。印度教、佛教、梵天、毗濕尼、濕婆主宰眾生,罕有的自然景觀及無數珍貴的建筑被聯合國列為文化遺產。人們和神廟、皇宮、活女神共榮,犀牛、鱷魚、孔雀、梅花鹿、大象、印度虎、各種珍禽和大自然共存。一派樸素和諧生活。雖然人民并不富裕,但他們和遺產安享無欲、自由,說真的,這里是藝術家采風的天堂。 山父賀成 2011...
藝海拾貝 日期:2011-03-16賀成 一本毛筆寫生冊頁抵上半輩子鉛筆速寫,然回首觀之,皆過程也。丹青不是無完筆,至美真趣已動情。 中國畫重意造境,以筆墨述之得乾坤之理,山川之質也,宣紙毛筆東方繪畫的載體,顯現的點、線、面等以技造物,物之飾也,壹畫之法立,而萬物著矣。 無法有法,再無法,無規律、有規律破規律。 多元,早熟的時代,引發無標準的藝術,何為畫得好,總得有個永恒的準繩—真、善、美。 搜盡奇峰打草稿,言之有情,情為技拖,藝高掩技。新金陵畫派先賢的藝路須以靈墨續之。 海大不溢,名高難符,余終生思之,以為滄海細流之一助也。 ...
藝海拾貝 日期:2011-03-16周京新 在文化廳領導的關心指導和省美術館同仁的大力支持下,“勝似春光——2011江蘇省國畫院新春獻禮·賀歲大展”即將在新春之際開幕了。本次畫展匯聚了江蘇省國畫院典藏各時期畫家作品160余件,離退休及在職畫家作品180余件,共計350余件作品,是江蘇省國畫院自建院以來最大規模的展覽。根據文化廳領導的要求,此次大展項目將確定為江蘇省國畫院年展,在今后每年新春之際隆重展出。我們希望通過年展形式提升本院創作研究的學術品質,突顯藝術品牌效應,為文化強省建設盡職,為文化惠民工程傾力。本次大展有二個首次呈現的亮點:其一...
觀點 日期:2011-01-18概括自己的畫是一個相當困難的命題,思緒繁雜。我從家庭的潛移默化起步,從臨父親的畫到學父親的老師陳之佛,再追溯到宋畫,一步步汲取傳統的滋養,但同時也在一步步地背離,對于自己內心世界的了解與認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傳統與現代觀念的沖突與融合中,尋找并堅守著自己的理想。...
觀點 日期:2010-10-01范揚 我與向軍相識很久,多年前,他來我的工作室學習。向軍勤奮好學,肯花心思和功夫,畫的非常好,我說非常好,是因為他的畫里既有傳統,也有現代;既有藝術功力,也有藝術穎悟,還有對筆墨獨特的感覺和較為深刻的理解。如果說,一個畫家成熟的標志是作品有自己的面目,那么,向軍的許多作品面目很清晰,他已逐漸走向成熟了。 從某種意義上看,中國畫是傳統的藝術,向軍顯然是尊重這個傳統的,明眼人一看,他的畫就具有金陵八家龔賢作品的古法。龔賢的筆墨經歷了“白龔、灰龔、黑龔”三個時期,向軍吸收了“黑龔”的精髓,他對龔賢的積墨法用心甚...
評論 日期:2010-07-16墨驚彩墨美極了,彩美極了。如果墨能驚起彩,彩能幻化墨,墨彩對撞、撕扯、狂瀉,那美狂野與溫柔,真的能驚天地、泣鬼神,我們干嘛非要讓墨與彩分開。 酒,澆出來的墨驚彩。 酒過三巡...
藝海拾貝 日期:2010-07-01周京新 近年我在課間不多示范,原因之一是我很擔心學生會盯著我手里那幾下子,盲目無主地模仿。我并非吝嗇自己手里那幾下子,也從來沒有對學生有所保留,我是因為發現了,凡是以往盯著我學的,后來都負重累累,一直脫不了我的影子,后面的路很難走,有的學生跟我讀完研究生,畢業多年了,還是擺脫不了我的影子,別人看了不屑,他們自己也會覺得不舒服。教學中,我一向倡導要尋找自己的想法和辦法,要準確理解傳統,有效把握經典,追求個性表現。明清以前的傳統經典可以直接研讀、臨摹、借鑒,此后的則可以研讀,謹慎借鑒,不宜臨摹。至于我的東西,...
觀點 日期:2010-05-29徐善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地球村”概念的問世,企圖模糊東西方文化、東西方藝術的差別,泯滅中國畫和西洋畫差別的觀念似乎一時也變得甚囂塵上起來。殊不知,世界的文化藝術是永遠不可能一體化的。文化藝術是一個很大的概念,繪畫只不過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差別即不同,是一切藝術存在的理由,繪畫也不可能例外。差別和不同就是個性,基于個性就...
藝海拾貝 日期:2010-03-01黃鴻儀 中華民族是一個講禮儀、講道德的民族,具有尚德崇賢的優秀傳統。故中國文化藝術歷來強調“德成而上,藝成而下”,主張“藝品”與“人品”高度統一,并以藝品首重人品作為品評藝術家及其作品的準則。早在1500年以前,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就明確地提出“文以行立,行以文傳”的論點。哲學是文化的基石,藝術則是文化的精神花朵,中國畫依托著中國古典哲學與民族文化的深厚背景,“是中國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是中國哲學思想最親切的某種樣式?!保ㄗ?)形成中國畫獨特的審美觀念與藝術品評標準。中國畫的意象性、寫意性、表現性特點,...
藝海拾貝 日期:2010-03-01傅京生 一 方向軍先生對傳統文人畫的筆墨,是有特殊感覺的人;并且,繪畫就是他的全部生命意義所在。所以,自他經歷了“北人南遷”之后,他的每一幅畫,都是一個圓滿自足的世界??此漠?,其實,就是自我的生命明朗的過程,因為他的畫構成了人和文化的一種共在的關系。確切說,是他的作品,能夠構成一個跟欣賞者的生命感覺息息相關的人文世界。在當代畫家中,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達不到這樣的境界,但向軍先生幾年以前的作品中,就已經極為鮮明地顯現出了這樣的境界。那時,他的繪畫取法龔賢,畫得渾厚華滋。 1998—1999年,向軍先生在中...
評論 日期:2009-12-12周京新 在畫里經營出一種自然、獨特、精致的藝術語言,是畫家本分中必須追求的“硬件”,只要德性、造化、品味到家,加上務實、盡心、得法,是有希望達到的。至于意境、精神或思想等等畫里的“軟件”,則全看畫家的德性、造化和品位了,刻意經營的,往往虛假、空洞、做作;自然形成的,也許真切、實在、可信。(1998-5-20) 今晚被學生邀去楊公井人民劇場看京劇,難得。之于京劇,我不是內行,但一向是熱愛的,青年演員的功夫究竟如何且不敢論,單道藉此所有的那么一種神定氣靜的狀態,就令我肅然。如今,大家都忙,忙著各處討生活,原本...
觀點 日期:2009-12-02方向軍 中華西北大地,神奇壯美,這里有原始高潔的昆侖雪山與粗礦荒野的戈壁沙漠;這里有雄強博大的秦嶺山脈與渾厚質樸的黃土高原;黃河從這里發源流淌,其精氣血脈貫穿東西,正是大西北這種自然精神孕育出了中華文明,充滿了先秦文化的哲理與思辯、漢唐文化恢弘磅礴都是在這種文化精神的土壤中產生了中國山水畫的人文氣質,為中國山水畫的產生、發展、演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出現了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的山水畫,還有諸如歷代的王維、關仝、范寬、王履,以及現代長安畫派的石魯等等表現以西北大地為母體創作的山水畫大家。從不同方面體現西北自然精神...
藝海拾貝 日期:2009-10-16賀萬里 告知我的寫作計劃之后,我就問起周京新有沒有畫揚州園林的作品。周京新教授很熱心地提供了圖片。他說“揚州的園子我很喜歡,記得也畫過,不過現在哪些畫的是揚州某處園林已經辨不清……”??戳俗髌穲D片,題款“2006年京新畫”。那年暮春時節,正是周京新與曹意強、王遠等省內音樂美術專家專程來揚州調研商討省藝術類職稱改革事宜之際,當時我陪同周曹幾位一同游覽了個園等幾處揚州園林?;蛟S這批作品正是這個出行的收獲? 我曾經和幾位愛好收藏的老板談起應該收藏什么樣畫家的作品,概言之,就是要收藏那些在畫史上有位置的畫家或有潛...
評論 日期:2009-09-27黃鴻儀 中華歷史是一條時間長河,奔流不息地流淌著一代代炎黃子孫的熱血與聰明睿智、懿德善行。在時問浪花的千洗萬淘下,淘出了金子般偉大的靈魂,這靈魂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璀璨的中國藝術正是這種民族文化精神孕育的美麗花朵,中國畫是其中一株奇葩。遠古華夏民族崇尚的龍鳳圖騰形成的意象思維,把各種感覺的綜合體驗融匯在“可意會,難言傳”的意象中,催生了中國文化傳統的意象藝術。因此,中國藝術都追求“言有盡而意無窮”、“超出象外,得其圜中”、“伏采潛發、動心驚耳”的境界。中國畫的意象性則強調“畫乃心畫”、“夫畫者,從于心...
藝海拾貝 日期:2009-06-01李建國 畫如其人,一點不假。觀著名花鳥畫家陳修范先生的畫作,那格高與氣清,平淡與脫俗的品位與其所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多么一致。她為人或治學,無傲氣而平易近人,無浮躁之心而執著地對待繪事,一生孜孜以求,研究畫法畫理只為厚積薄發,但求抒寫真性真情,這在當今的社會,不能不令人感佩。 陳修范,1934年生于江蘇南京,祖籍浙江慈溪。1955年以優異的成績從華東藝...
評論 日期:2008-10-01陳修范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美術界的朋友:下午好! 今天是江蘇省國畫院第二期學員班畢業30周年作品展開幕的日子,我衷心祝賀展覽圓滿成功。我仔細地閱讀了你們30周年藝術活動大事記,30年來在你們刻苦努力下個個都取得了讓人振奮的驕人成果,使我激動不已。看了你們歡聚時的合影把我帶回到30年前的美好回憶之中。 那是在“文化大革命”后剛剛迎來大好春天的1978年,也正是改革開放的頭一年,我剛從出版社調到畫院從事專業創作,不久就迎來了畫院招收的第二期學員班開學的日子,你們有幸和畫院著名的書畫家錢松喦、亞明、武中奇...
藝海拾貝 日期:2008-09-20方向軍 【摘要】一位優秀的山水畫家,必須在懂得古人之理法的同時,還應懂得自然之理法。在山水畫的教學中,掌握古人之理法要經由臨摹的途徑,而掌握自然之理法要通過寫生的途徑。臨摹和寫生既是山水畫教學的基本方法和內容,也是一位山水畫家培養藝術創造精神的基礎和前提。 【關鍵詞】山水畫山水畫教學臨摹寫生 中國山水畫是我國民族繪畫的表現形式之一。山水畫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盡管歷來繪畫美學思想也曾有過各持己見的觀點。譬如有的在藝術實踐上過分偏重于師承古人筆墨,強調繼承性而忽視結合生活實踐的創造性;有的過分強調抒情、寫...
藝海拾貝 日期:2008-08-16舞蹈,是幾乎所有女性童年時的主要夢想之一,(除了幻想成為白雪公主之外)就如同男士孩提時,夢想成為科學家和戰斗英雄或巴頓將軍一樣。 在舞臺上舞蹈,已成為我的一冊童話,擱置進...
藝海拾貝 日期:2008-04-12翻看“中國花鳥畫史”有個令我費解的發現,在唐代以前,花鳥畫僅存于帶有神秘色彩的圖騰裝飾中,在這些器物上,審美需求是次要的。花鳥畫的歷史在五代兩宋以前一千多年只有薄薄的三、五頁,而自五代開始,韓干、黃荃、徐熙……繪畫史變成一個時代厚厚的頁碼,基本是從原始圖案一步跨上繪畫的巔峰。輝煌的、寧靜莊嚴的、精致得令人驚嘆的工筆花鳥畫,以一種不可磨...
觀點 日期:2008-02-10方向軍 【摘要】傳統山水畫至明初,宮廷畫興起,由于統治者的專制,畫壇出現以南宋線硬、筆強、墨重院體畫格的“浙派”和以元人重氣、抒情、尚韻元人畫格的“吳門畫派”;到明末清初,“松江畫派”追求古雅筆意、柔美高清境界,它們為風格多樣的清代山水畫打開了發展路徑;清代畫派林立、風格多樣、筆墨多元,為開創近代山水畫高峰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浙派吳門畫派南北宗清初六家四僧金陵八家揚州八怪 明代至清代,傳統中國山水畫呈現繪畫派別豐繁多元、筆墨形式豐富多樣的局面。明代初期,山水畫壇的基本風貌是元人畫格的延續,畫家多能抒發...
藝海拾貝 日期:2008-01-26徐恩存 中國畫史上的“南北宗說”,大體歸納與確立了以地域文化為特點的,南北方繪畫的不同流派與風格,在某種意義,它揭示了文化心理因素對創作風格的重大影響與作用,這一因素甚至直接作用與畫家的審美取向,形式選擇與筆墨方式。應該說,中國畫創作中的“南線北皴”,南方講韻致,北方重氣勢,等等的藝術現象,都表明了以文化心理因素而展開的世界圖景是千差萬別的;它從一定角度上說明,我們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我們的藝術世界必定也是多姿多彩的。 山水畫家方向軍,在藝術之旅上,經歷了從北到南的遷徙,使他在一個全新的文化環境中調整著自...
評論 日期:2007-11-16傅二石 艱苦的逃難歷程 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寇大舉南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為了躲避日寇的鐵蹄,東南各省成千上萬的人成了逃難的難民。我父親所在的中央大學準備從南京遷往重慶,我父親則借此機會到安徽宣城考察石濤遺跡,以便完成他關于石濤的研究課題。父親是1937年8月到宣城的,11月便離開宣城赴南昌。父親事后曾有文記敘經過:“余旅宣城,廣德陷,敵直犯,始倉皇離去?!?父親回到南昌,僅過了兩個多月就攜全家人移居老家新喻。在新喻,父親由報上得知,國共合作成立政治部第三廳,專事抗日宣傳工作,郭沫若任廳長。郭通過...
藝海拾貝 日期:2007-09-01畢寶祥 創新一詞在國畫界一直是個時髦的詞,也是使用頻率很高的一個詞。據我所知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前,中國畫界是沒有創新說法的。古代畫論中無論是六法還是六要;無論是三品還是四...
藝海拾貝 日期:2007-08-13方向軍 【摘要】隋唐至五代是我國傳統中國山水畫從獨立分科向成熟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主要有精勾重彩“金碧輝煌”的青綠山水畫;有墨分五色“水墨酣暢”的水墨山水畫,它們的形成與發展為宋代法度森嚴,百代標稱的山水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隋唐五代青綠山水水墨山水南北宗宋代 從文獻記載和現存實物看,山水形象出現于戰國之前,滋育于東晉,初創于南北朝,獨立發展于隋唐,興盛于五代、北宋。傳統山水畫至隋代獨立成科之后,隨著歷史各個時期不同的自然、人文及豐富多樣繪畫美學思想的演義與脫變,其源流脈絡承接著傳統國學文化基因...
藝海拾貝 日期:2007-01-16兩千多年前,中國的哲學家就提出了獨特的自然觀。孔子說:“智者樂山,仁者樂水?!泵献诱J為人之“浩然正氣”“塞于天地之間”。莊子曰:“天地大美而不言?!倍忌羁痰氐莱鋈说木駳赓|、美感與自然的同構性,或者說一種“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關系。由于中國文化的這種自然觀的深刻影響,山水畫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就已成為獨立畫科,畫家們也把山水畫視為“...
評論 日期:2007-01-01陳修范 父親任國立藝專校長時經費不足,把個人賣畫的錢全部投入校舍的基建;面對反動政府迫害進步學生,父親憤然辭職,以示抗議;他撰寫了中國第一部圖案教材,創辦了第一所培養工藝美術人才的學館;他為南京云錦研究所的成立、為蘇州刺繡藝術的提高、為無錫泥人、常熟花邊、揚州漆畫的發展,均付出了非凡的努力;他在不惑之年才專研工筆花鳥畫,感物而動,動而生情,開創了現代工筆花鳥畫的先河…… 今年是親愛的父親誕辰110周年。轉瞬之間他離開我們已四十四年了,他那慈祥的面容常常展現在我的眼前;他那忘我的工作精神不斷地激勵我奮發前進...
藝海拾貝 日期:2006-09-21徐善 傅抱石創作于1960年3月的巨制《雨花臺頌》被沸沸揚揚地質疑了好一段時日后,最終還是在2006年7月29日上午于北京亞州大酒店成功拍出了高價,除了報刊雜志以外,因為有中央電視臺的現場直播,所以引起更大的轟動,對于傅抱石其人其作,專家們發表了許多意見,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許多說法和觀點值得商榷。 以此次拍賣的《雨花臺頌》來說吧...
藝海拾貝 日期:2006-08-01中國繪畫造型觀是歷代中國畫家和理論家受中華民族獨特的社會心理結構與歷史文化背景影響而形成的造型觀點。長期以來,線造型為主要表現手段的中國繪畫造型觀,以其蘊含了深厚哲學美學內涵的獨特表現形式而立于世界繪畫藝術之林,并給近代西方繪畫造型觀的轉變以一定的影響。而其自身樸素整體性思維的合理內核亦經演變、發展而不斷豐富、完善。且日趨與人類認識論...
觀點 日期:2006-03-16徐寧 從我幼年開始臨摹“芥子園”畫譜學畫至今,算來已經五十多個年頭了。在這漫長的歲月里,我終其一生所迷戀的繪畫事業,歷經了無數個千辛萬苦的冬夏與春秋。 由于少年時代所處的時代和社會條件,我是完全在一條自學的道路上艱難地摸爬過來的。這雖很辛苦,但是它所得到的效果及對我后期的影響是很深刻的。在我中年時期有幸調入江蘇省國畫院后...
藝海拾貝 日期:2006-01-29中國畫的工具——毛筆和宣紙決定其創作時只能“加”不可“減”(挖補是另一回事)。既不同于鉛筆畫可用橡皮擦;也不像油畫可用刮刀刮……由此決定中國畫有一個對筆墨、描摹技法的從不熟練到熟練,從“必然”到“自由”的長期掌握過程。故中國畫特別強調“熟能生巧”,用筆一巧,力度與味道等便可“生于筆下”,“小幅巨幛”也就“隨意經營”(注3)了。故而筆者認為中...
觀點 日期:2006-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