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鴻儀 (一) 我幼年天性愛好畫畫,繪畫以其特有魅力使我對之癡迷,終生與其結下割舍不斷的情緣,看畫、賞畫、評畫、作畫成為我生活不可缺少的日課,伴我走過半個多世紀風風雨雨的歲月。此間我從許多報刊畫冊、從許多畫展中,瀏覽、欣賞過無數繪畫作品,隨著時光流逝,僅有一些佳構定格在我記憶里,如《血衣》(素描)、《開國大典》(油畫)與山水畫《待細把江山圖畫》(傅抱石作)、《紅巖》(錢松喦作)?.這些令人難忘的作品往往能夠把一個久違的年代從記憶中呼喚出來,讓你在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中把一段塵封的歷史復活。當我看到傅抱石的《...
藝海拾貝 日期:2005-11-14方向軍 古人“南人北游”是說自然造化、閱歷學養是畫家山水創作的要核。2004年,在我不惑之年,經歷了生活體驗迥然不同的“北人南居”大轉折, 告別了生我養我“萬頃沙漠祁連雪”的大西北,來到了“杏花春雨江南”的古蘇州。蘇州,是我童年曾魂牽夢繞的地方,兒時的心中,這里是天下最美的地方。幾年前初來蘇州,眼前的一切與我生存了四十年“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西北大漠戈壁有著極大的反差,人文、景觀迥然與想像中完全不同,對此我竟鄂然不知所措。自然,我多年致力研究的山水畫也不是自己所想象的境況,長久伏案思量,我競不知道從何下...
藝海拾貝 日期:2005-09-16徐寧 兒時寓居江南古城金陵,十里秦淮的風云煙月,沿江水鄉古鎮的民俗風情,伴隨我度過了童年時光,凝聚在我人生的經歷中,成了難以忘懷的記憶。 江南許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它和生存在這里人們的生活交融在一起,朝夕相處,這種特有的風情文化,使我至今也為之陶醉和迷戀。 我愛桃花塢木版年畫,它那絢麗多彩的色調,吉祥而歡樂的題材...
藝海拾貝 日期:2005-04-01馮玉雷 有人常常對什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西部文學、西部書畫以及西部人文而爭論不休。我總覺得,實踐比理論更重要,自由自在地表達、展現才最本真,作品會告訴讀者她是什么、不是什么。一切藝術、理論都來源于感受,離開真實感受談問題,肯定是野狐禪。與畫家方向軍交往中,在閱讀他日日新的畫作中,我不斷地加強著這種認識:他是地地道道的西部人,畫是純粹的西部畫。所以,在走進方向軍藝術世界的同時,也談談地理意義上的西部、夢想中的西部和醞釀在感覺里的西部。地理意義上的西部給人以直觀印象:裸露的太陽和熱烈的陽光,連綿起伏、層層疊疊的...
評論 日期:2005-03-31周京新 畫畫的人有一個無法回避的目標,就是尋求并完善屬于自己的技術語言。繪畫技術語言是與藝術性密不可分的真切實在,它們具有自身獨立的感覺方式和不容混淆的藝術品格。繪畫語言的技術構造有二個質量標準:一個是要獨特,一個是要純正。確實有與眾不同之表,謂之獨特;確實有通達暢意之里,謂之純正。某種繪畫技術語言極其藝術價值能被歷史性地確立,除了必須具備獨特、純正的藝術品質,它還應該在比較廣大的相關領域內,具有比較突出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我們必須認識到,古今中外繪畫藝術的發展歷史,都是由一個個有貢獻的技術語言連接起來的。...
觀點 日期:2005-02-01方向軍 【摘要】宋代是傳統中國山水畫的鼎盛時期,院體畫、文人畫相互關聯,共同并進,名家層出不窮,作品空前繁多,質量高雅精湛。宋代山水畫法度森嚴,百代標程,對元、明、清后世山水畫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關鍵詞】北宋北宋三家院體山水畫法度森嚴筆墨南宋四家水墨剛勁 宋代是我國傳統山水畫的高峰時期。宋太祖推翻了唐末五代之戰亂,而獨得天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他偃武修文,革新圖治;到了太宗、真宗,又獎勵文藝,人士蔚起,所以宋代有三百年的昌運盛世,這一時期宮廷美術全盛,畫院規模齊備,名家層出不窮,佳作碩果...
藝海拾貝 日期:2005-01-06徐善 1961年,因創作任務的需要,傅抱石與關山月得到了一次去東北旅行寫生的機會。從六月始至九月底返回北京,為期近四個月?!睹憾級延^》便是傅抱石那次寫生創作中的代表作品之一。我最早見到傅抱石的《煤都壯觀》是傅抱石回寧后在南京的匯報展出中。那是一幅不太大的作品,橫式,長寬比約為3:1,左上角有篆書款:“煤都壯觀”;行楷記述:“一九六一年...
藝海拾貝 日期:2004-11-02徐善 有比較才有鑒別,有鑒別才能斷定是非。要鑒定傅抱石的作品,就要對傅抱石有深刻地認識,這種認識愈深刻,認定是非的把握也愈大。就傅抱石的作品而言,至少我們要對傅抱石的生平、藝術活動以及藝術風格的形成和變化有所研究,并對傅抱石一生傳世作品的總數及大致分布、流傳情況有所了解,這是鑒定的最基本條件。 傅抱石生于1904年,卒于1965年,在...
藝海拾貝 日期:2004-08-01第十屆全國美展在即,離最后截稿只剩不到二十天了,這幅畫稿在我心中已經盤桓很久,為找一張大紙一直在等。其實我心里一點也不著急,心中的那幅圖畫仿佛只等待時間這只巨手的最后一推,就順利地落實到紙上。 畫院的畫室十二平方大小,在九十年代初有一間自己的畫室是很幸運的事情。但要畫大畫就有點困難,拖到地上,拎上桌面,是個體力活。最困難的是無法退遠看...
觀點 日期:2004-01-10崔曉東 認識方向軍還是他多年前來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進修,記得第一次和我接觸,他說在蘭州見到過我的畫冊,很喜歡。他給我的第一印象是西北人所特有的那種憨厚、執著和不善言辭。 他們來學校后的第一門課---山水臨摹是我給上的,他當時的課堂作業給我印象極深,他的用筆流露出一種內在的力量,在質樸、厚重中透出一種極有靈性的東西。我感到他應該是一個極具發展潛力和發展前景的畫家。記得有一天,他帶了一些他過去的作品讓我看,我建議他加強一些中國傳統的深層研究,他十分用功,每次來我家總是帶著大卷大卷的臨摹作品。后來,我又帶他們班...
評論 日期:2003-06-16...
觀點 日期:2003-06-10許青 陳修范是已故著名工筆花鳥畫家、工藝美術家、美術教育家陳之佛教授之幼女,現為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會長?!爸x公最小偏憐女。”修范幼承過庭之訓,長得薪火之傳,積學專攻四十余年,深得陳門畫家之真諦。其所繪《松鷹》《朝霞》《梧桐棲鳩》《春晴聚禽》《芙蓉雙鴿》等,神情氣爽、端莊明麗、章法謹嚴、筆墨精細,全然乃父風范,而又自見性靈。其他諸畫作,也...
評論 日期:2002-12-16黃鴻儀 藝術精品的不朽性是因作品凝聚著作者無限的聰明才智和無窮盡的創造精神。文化藝術是一條延續不斷的長河,今日的文化藝術必然是過去文化藝術的繼續與發展。盡管歷史上產生的藝術精品已隨其賴以產生的時代、社會的消失而變得不可重復與難以企及,但其自身的沉淀、匯聚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藝術創造精神永遠是后人借鑒、繼承的文化精神和美學財富。當人類步入新世紀,為了把文化藝術向更新、更高的領域推進,有必要站在全人類的文化精神高度對被歷史塵封的前人創造的藝術進行重新審視、開掘、認識與發現,從而創造出無愧于時代的嶄新作品。此...
藝海拾貝 日期:2002-12-05徐善 新金陵畫派始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當時一批畫家,以傅抱石為首來自祖國各地(主要是江蘇各地),聚集在一起,順應時代的要求,以對新生活的切身體驗,力圖用傳統的中國畫手法表現時代精神,創作出一批嶄新的中國畫。繼承了傳統,發展了傳統,真是“思想變了,筆墨不得不變”。新金陵畫派的歷史又一次吹響了中國畫改革、創新的號角,有力地推動了中...
藝海拾貝 日期:2002-11-16葉旭蓉 近日,來自全國美術界的著名畫家、權威美術評論家云集慈溪參加“奇迪杯”全國第五屆工筆畫大展首展儀式,這其中就有已故著名工筆花鳥畫家、工藝美術家、美術教育家陳之佛教授的幼女——陳修范女士。 記者有幸采訪了現為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會長的陳修范女士。陳修范,1934年生于南京,祖籍慈溪市。1955年畢業于華東藝專美術系,歷任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江蘇人...
評論 日期:2002-07-05馬鴻增 工筆花鳥畫在20世紀下半葉得到空前的發展,80年代以來,眾多后起的中青年畫家,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推進,將傳統精神與現代意識進行融匯,從而拓展出新的審美境界,張德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一 我和張德泉已有三十年的藝術交往,目睹了他從青年時期到中年時期的藝術創作歷程。他的秉性,我想概括為三個詞:勤學、執著、有悟性。唯其勤學,方能廣收博取,...
藝海拾貝 日期:2002-04-24賀成 受儒、道、釋古老哲學文化支配的中國畫家大致分成幾種:一是詩人氣質型,二是哲人氣質型,三為匠人氣質型?;蚣で榕炫取⒁灰夤滦?,或綱舉目張、深邃透徹,或勤懇耕耘、技巧嫻熟;切不可淪入“俗人”之列。自己必須找準位置,揚長互補,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層次,方能成就一番事業。 中國是詩的國度,書畫藝術則是東方文化皇冠上的那塊璀璨的寶石。傅抱石先生曾講過,“畫家必須先是詩人?!碑嫾乙娙艘粯泳邆淅寺?、激情、敏感的氣質和豐富的文化底蘊,當今畫家尤其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學養,這里有文、野、高、低之分和大、小之別。構成中國畫...
藝海拾貝 日期:2002-02-01...
觀點 日期:2002-01-01胡寧娜 日常,有這樣一個詞:分裂。使用起來駭人聽聞,鏗鏗有力;有精神分裂、國土分裂、民族分裂、人格分裂種種、等等。 這里想要思論的是審美上的分裂。為什么會使用分裂這樣狠狠的...
藝海拾貝 日期:2001-02-09丁飛 今歲重陽,我登門拜訪了深居簡出,澹泊自守的江蘇省國畫院著名畫家尚君礪先生。我們幾未寒暄,即進入了談話的正題。我向先生請教了金陵畫派畫風的淵源和特色等問題,尚先生的回...
評論 日期:2001-01-01孫群豪 市藝術節期間,我又有幸拜見到慈溪籍畫家陳修范教師,她贈我一冊《陳修范畫集》簽名本,畫集由亞洲文化藝術出版公司出版,在香港制版印刷,裝幀十分的精良,所選作品格調高雅,風骨清雋,筆致工秀,神韻超妙,可謂是當今畫壇難得的工筆畫精品。 畫家陳修范為慈溪籍著名教育家、工筆花鳥畫大師陳之佛先生的幼女。陳之佛先生是國內工藝美術、工筆花鳥畫和美...
評論 日期:2000-11-17周京新 也許是先入為主的原因,剛進南藝學中國畫那陣子,我滿腦子都是“中鋒寫線”,認為只有這樣做才算真正的筆墨,于是,平時無論練寫字還是練畫畫,都硬逼著自己懸腕、懸肘、懸臂、呈立姿狀運長鋒羊毫,以求練出得“骨法”的筆力來。從“大一”第二學期開始,我就利用課余時間搞自己衷情的水墨人物創作,迫不及待地要試一試自己勤學苦練的“中鋒寫線”功夫究竟如何。這期間,雖然我的一些畫受到老師或行家的稱贊,但我自己卻老是覺得畫畫的過程夠累的,渾身的力氣用不到點子上,挺憋屈的,提心吊膽地捏著總也不聽使喚的毛筆,與老是鬧著別扭的人...
觀點 日期:2000-11-01賀成 薄暮維也納6月11日星期五傍晚 歐洲之旅的第一站是奧地利的維也納。我們在薄暮靄靄中下榻在市郊的ArtisTowerHotel飯店,從九樓隔窗遠眺,起伏的山坡片片牧草、森林,和飯店的綠化帶連成一體,沒有圍墻,無遮無礙,組成維也納晚春的交響曲,我急忙用速寫記下這新鮮的一瞥。 藍色的多瑙河6月12日星期六上午多云 卡倫堡山意思為家中的山,我們在山上俯瞰維也納、多瑙河。近處的葡萄園和牧草地,經緯交織向遠山延伸。一曲《藍色的多瑙河》,令人魂斷柔腸,可眼下的河水并不是藍色,那是季節和光線的原因,當然還有施特勞斯...
藝海拾貝 日期:2000-09-20...
觀點 日期:1999-01-10周京新 水墨是中國畫大家族中一呼百應、舉足輕重的“當家人”,它之所以有如此威信,是因為在它的身上藏著一包有聲有色、貨真價實、積蓄了千百年的“干貨”,那就是“筆墨”。真正有緣接近這個“當家人”,并能夠領略“筆墨”風采的,大概都有這樣一個認識:“當家人”和“筆墨”倒是通情達理,實實在在,而混在其左右附庸風雅、招搖過市的那些個虛張聲勢的“閑客”們,卻是一群慣于裝神弄鬼的半瓶之醋,它們的雅號僅一個字:“玄”。 甲 傳說古時候有一個畫家被人邀去參加筆會,他舉止怪異,與眾不同,馬馬虎虎地行了禮之后,便徑自去了房里,虛...
觀點 日期:1999-01-01黃鴻儀 (一)關于“中國畫程式” 早就具有符號意識的華夏原始先民,每一個民族都有“圖騰”標記。漫長的歲月使以“龍”和“鳳”為圖騰的一批部族不斷融合,組合形成了中華民族。聰明睿智、富有創造力的中華民族不僅創造了“符號化思維”與“符號化文化形式”的“八卦”和“象形文字”,也創造了“符號化藝術形式”——中國繪畫“程式”。綜觀人類繪畫藝術寶庫,尚沒有一個民族或國家的繪畫能如中國畫那樣具有一整套系統完備,流傳有序的“程式”圖形規范。如花鳥畫科的“竹譜”“梅法”,山水畫科的披麻皴、斧劈皴、荷葉皴、解索皴、折帶皴,人物...
藝海拾貝 日期:1998-08-01徐善 人類的文化現象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繪畫藝術便是人類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人類繪畫的歷史上,有個共同的美術現象,即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繪畫,嚴格地說都是從人物畫開始的,由人物而及禽獸、器皿等等。中國畫也不例外,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五代時期,中國的人物畫已經全面成熟,并發展到登峰造極的程度。以線描為基礎亦...
藝海拾貝 日期:1998-05-01賀成 一幅好的人物畫作品必須有好的構思,必須要有靈魂和思想,必須是從內容到形式的完美統一。詩歌有詩眼,繪畫有畫魂,這個魂魄就是看了某些作品讓你心跳加速、激動不已,無法言狀的地方。越是主旋律的革命題材,繪畫越要具有藝術性,只有完美的藝術才能事半功倍地說服觀眾,使觀眾心悅誠服地成為你的知音。當前,愿意畫重大的革命題材的人越來越少了。究其原因是太難了,難就難在主題的選定和藝術品位的提高。這類作品不能是政治的說教,也不是單純的筆墨符號和“紅、光、亮”的拙劣伎倆。這幾年我試圖以嫻熟、輕松的筆墨,較完美的藝術形式來解...
藝海拾貝 日期:1998-01-01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第三次理論研究討會上的講話 陳修范 我省當前花鳥畫的狀況比起十年前來已有了長足的發展。這一點從近十年來歷次全省花鳥畫的作品展覽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全省不但擁有一支老中青三代龐大的畫家隊伍,作品更是百花爭艷異彩紛呈,各種風格各種流派都得到了施展才能的機會和園地,徹底從“文化大革命”的極左思潮中解放了出來。 1987年以前全省只舉辦過一次花鳥畫單項展覽,花鳥畫作品能參加省以上綜合性展覽的更是寥寥無幾,廣大花鳥畫作者無法得到把自己作品展示給群眾的機會,也為此深深感到苦悶,有的甚至改行不干了,花鳥...
藝海拾貝 日期:1997-12-27周積寅 在中國山水畫壇上,有一批具有才氣的中年畫家,他們勤奮刻苦、大膽探索、勇于創造,開拓出各種藝術天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華拓則是其中之佼佼者。 數十年來,他堅持了一條研習傳統——深入生活——求變求美——不斷創造的藝術道路。觀其作品,可歸納為“三部曲”。 第一部“曲”,是他的繼承學習階段。早期,受業于李樺、力群,從事版畫創作。自江蘇...
評論 日期:1997-08-01